English

脚踩泥土 哺育桃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的故事

2017-09-16 03: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身边的“四有”好老师】

  9月1日一大早,在河南农业大学的小麦实验室里,几位“农民”聚精会神地观察研究小麦长势。这几位“农民”,就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和他的学生们。

  当日,教育部网站公布:郭天财当选教育部2017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消息传来,郭天财的同事、学生纷纷向他祝贺。但郭天财平静地说:“我只不过几十年坚持做了一件事情而已。”

  40年来,郭天财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是他的箴言。他主持打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引领了小麦高产栽培方向,多次陪同中央领导视察调研小麦生产,积极为各级政府提供技术咨询。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郭天财老师很‘土气’,他有‘三熟’:一年到头在田间地里,对农业生产熟;一年到头在农民家里,对农民需求熟;一年到头心里有学生,对学生学业熟。”河南农大宣传部的郭治鹏对记者说。

脚踩泥土 哺育桃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的故事

郭天财和他的学生正在研究小麦植株。资料图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小麦小麦,(亩产)不过一百(斤)”,现在一亩地一般都是一千多斤的收成。河南省小麦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作为让小麦高产的领军人物,郭天财和他的学生们功不可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从那时起,郭天财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国情,带领小麦栽培创新团队,以每一个五年计划亩增产小麦100斤为目标,开展全省性、综合性、超前性的小麦高产与超高产攻关研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句诗用在郭天财身上最恰当不过了。为完成高产攻关目标,郭天财带领学生从筛选利用品种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高产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构成特点、形态生理指标,制定了一系列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并采用“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有效形式,取得了一系列在理论上有重大创新、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生产上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

  “十一五”以来,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主持人之一,他领导的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并在国内率先打造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半吨粮(1524.74公斤)的高产典型。

  “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我一定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1953年,郭天财出生在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的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大米饭,不再饿肚子。”当年,书生意气的郭天财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1977年,郭天财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从此,郭天财便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7年,24岁的郭天财走上讲台,承担了《作物育种学》等重要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接下来40年的时间里,他致力于小麦生产优秀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小麦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教学中,郭天财的敬业严谨是出了名的,他要求学生德才兼修、勇于创新。“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做人,如果学生的品质不好,学习再好也没有用;学习不能死读书,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郭天财说。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是郭天财一项光荣而艰巨的科研任务,旨在为农民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效益提供技术保障。“他经常和学生一起奔波在河南农村,有时遇到刮风下雨,别人都往家里跑,他却带着学生往试验田里跑。”在老伴看来,家俨然成了郭天财的旅店,“他心里只有他的麦子和学生。”

  “我国的农业还比较落后,我必须干出点名堂来,培养一批专门人才,为实现全面小康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郭天财经常这样说。

  “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当农大教师不合格”

  熟悉郭天财的人都知道,他衣着朴素,穿的皮鞋经常沾满泥土,就像一位地道的农民。拿他自己的话说:“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当农大教师不合格。因为经常要下乡,见到最多的是农民,这样的穿戴便于和农民打成一片。”

  郭天财的学生王永华说,郭老师每次讲课,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变换内容,力求把深奥的增产道理表述得浅显易懂。

  在郭天财随身携带的提包里,经常放着两把工具: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是到麦田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正是利用这两样小工具,郭天财及时发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为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提供麦田管理决策建议。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从事农业科研的人都知道,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被认为是为育种者“作嫁衣”,许多原来从事栽培技术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搞起了育种。但郭天财深知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他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如既往地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团队坚守在这块被人冷落的阵地上。

  每逢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人们经常能在田间地头看到他熟悉的身影。他要么是带领着课题组在田间考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制定麦田管理对策;要么是为农民讲课,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小麦。经常身处农村的郭天财,已成为许多农民的良师益友。“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间交口相传。郭天财的手机号,很多农民都知道。

  中原人民不会忘记2008年至2009年的那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情,作为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的首席专家,郭天财带领学生在干旱的土地上来回奔走,详细调查旱情、苗情和病虫草情,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短短一月时间,他们行程近万公里,师生个个着急上火,晒得黑炭一般,满嘴起了燎泡。

  “郭老师有梦想。他在栽培和育种、教学和科研、教书和育人过程中,默默奉献,甘坐冷板凳,选择了最能帮助学生成长、最能促进农业生产、最能服务国家奉献自己的选项。”郭老师的学生这样评价他。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6日 04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