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俱新。1月5日,苏州市第三期叶圣陶教育思想高级研修班(科研骨干班)(简称叶研班)第三次集中学习活动暨“我要听讲座”活动在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顺利举行。叶研班参与人数为72人、“我要听讲座”活动参与人数为120人,此外由常熟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青年后备干部班90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大家一起聆听了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作的题为《核心素养召唤下的学校变革》的专题讲座。成所长深入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国际表达和中国表达。他谈到,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是对素质教育的坚持,是中国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新标志,在内涵界定上注重品格和能力,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价值的统一、融合和互动,在框架结构上将学会学习、使用并创造工具、思维能力等置于重要位置,在落实上应与课程开发与设计、学科教学相结合,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对于学校而言,如何寻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那就要将核心素养和学校的主要任务之间进行“转化”,不能只发展校本课程,而是应是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引领课改的方向,以课改推动学校教育的转向,始终将“人”置于课程的正中央。学校应响应核心素养的召唤,敢于有自己的表达,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
下午,叶研班学员与常熟青年后备干部班学员们听取了灌南县初级中学校长梁杰关于《叶圣陶教育思想发展概述》的专题讲座。梁校长主要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基本认识、基本构成、核心内涵、发展历程、形成的要素考察以及形成的当代启迪六个方面对叶圣陶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集中展示了叶圣陶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精髓所在,让在座的学员们又一次经受了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洗礼。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每一次的集中学习都是叶研班学员们一次新的成长,也更加坚定了其积极投身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行列的信念。叶圣陶先生虽已远去,但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核心素养需要中国表达,需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而叶圣陶教育思想不正是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相结合并植根于中国教育土壤中的产物吗?正如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家杨斌老师在《被误读的叶圣陶》文章中所言,教育改革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的理论,从而忽视了教育改革尤其是母语教育改革必须立足于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必须从本土教育资源中寻找理论支撑。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研究工作是艰巨的,其中不乏困难,这也正是叶研班学员们需要攻坚克难的地方所在。作为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家,杨老师提出,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研究,必须从教育现实出发,发掘和寻找出对当下教育富有建设性的理论资源,重新“发现”叶圣陶。只有这样,才能让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当下教育改革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引领我们不断前进。
上一篇: 开办公众号 看教师如何当“网红”
下一篇: 聚焦教育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记宿迁市中心城区教研(备课)组长专题研修班活动